扎实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小栗方再度“出圈”

 为落实《无锡市关于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升工程教育整体师资水平,探索构建中小学工程教育体系。10月19日,由无锡市教育局主办,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宜兴市教育局承办的无锡市中小学工程教育第二次现场推进会,在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举行。

     活动期间,为探索多样育人模式,持续提升学生工程素养,现场设置了以“工程教育”为主题的社团观摩体验活动。来自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携小栗方AI科创案例,进行现场展示,创设真实的工程教育环境,带领师生真实地感受现代科技与工程技术的魅力。

     当天,来自无锡市中小学工程教育重点学校创建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和教师代表、无锡市教科院工程教育中心组成员、各市县区中小学工程教育负责人、无锡市中小学工程教育优质课程培育项目负责人等200余人,进行了参观体验。

     作为基础教育回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中小学工程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它的核心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工程兴趣,增强工程素养,致力于培养“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

     为扎实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小栗方AI学习机再度“出圈”。展示期间,小栗方AI科普体验案例“智能浇花器”、“气象雷达”等,备受大家关注。这些看似复杂、知识含量极大的AI内容,在这个外形小巧的“小栗方”上,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与接受。

     通过小栗方AI学习机,不仅为刚跨入人工智能门槛的学生们,带来体验AI的乐趣,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高阶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未来工程师”打下坚实根基。同时,更聚焦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推动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活动落地,为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综合实践等科普体验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成焱光老师在报告中提到:我们将践行“卓越工程师”、“未来科学家”培养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工程教育活动,让学生以更亲近的情感、理性的态度、道德的方式看待技术进步,与工程世界和谐相处,打下良好的工程教育人生底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内外资源整合、物型环境打造、特色课程开发、学习方式转型、评价方式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工作,给孩子们播撒下“工程教育”的种子,静待花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在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原始创新和人才积累,培养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威盛创造栗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者,接下来将会围绕工程教育,通过构建中小学课程体系、创设教育资源环境、打造师资队伍、推进先行示范及教科研训一体化等实施路径,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蓬勃发展,培养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社会、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Scroll to Top